12月22日晚,首都师范大学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屹应邀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作题为《唐初洛阳地区优填王像的来源问题》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教授耿元骊主持。
讲座伊始,刘屹介绍了唐初洛阳地区优填王像的定义,指出优填王像是指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集中出现在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的一种椅坐佛像,传说是由优填王命工匠所造的世间最早的佛像。接着刘屹提出,至今学术界对洛阳地区优填王像来自玄奘从印度带回的模本这一看法仍存在争议。结合众多文献资料,他讲解了玄奘赍回的七尊像并深入探讨了玄奘造像与七尊像的关系,认为洛阳地区的椅坐优填王像与玄奘并无直接关系。针对洛阳地区优填王像的特殊性,刘屹层层深入,具体分析了优填王像的特点,指出这一类型佛像具有较为明显的笈多艺术风格,但在服饰的褶皱、肢体的粗壮程度、背屏或背饰等方面又具有“六拿具”的特征,总体看来,唐初洛阳地区的优填王像具有融合创新发展的特点。最后,刘屹总结道,唐初洛阳地区的优填王像在此前没有完全相同的先例,这一造像本质上是将南北朝时期已经成熟的弥勒造像加入新传入的笈多因素,并更换主尊为释迦像发展而来的。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唐初洛阳地区优填王像的来源问题,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